毕马威发布半年度《金融科技脉搏》报告

2020年2月27日,香港–毕马威发布半年度《金融科技脉搏》报告,阐述2019年下半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资趋势。报告指出,中国金融科技企业于2019下半年来自风险投资、私募基金及并购交易的投资总额为9.62亿美元,全年的投资总额为44.79亿美元。
经过2018的巨大升幅后,去年的中国金融科技投资稍作喘息,但中国的金融科技市场仍然十分活跃,且中国企业亦继续位处亚太地区最大金融科技交易之列。中国的科技巨头继续专注拓展海外市场,积极于大中华区以外进行投资。以蚂蚁金服为例,该公司于2019年底于新加坡提交了虚拟银行牌照之申请,而腾讯则于过去一年在不同地区的金融科技公司作出重大投资,包括入股阿根廷的移动支付应用平台Ualá。
中国投资者也开始将注意力转至金融科技一些前景大有可为的新兴领域。其中包括深受风险投资者青睐的金融监管科技,其吸引力在于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评估风险及识别欺诈的能力。中国投资者对于更广泛地使用科技改善银行和金融机构营运之金融科技公司感兴趣,例如利用科技提高营运效率、产生和分析数据以及支援财富管理等。
中国人民银行在2019年第三季度公布一项支持当地金融科技业发展的三年规划,随后多项落实措施亦快速出台,例如,监管机构快速推出了中国版监管沙箱,并已于北京进行测试。这项规划预期将有助促进金融科技的未来投资,尤其风险管理、网络安全、大数据、人工智能、分布式数据库和身份验证等关键领域。
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主管合伙人王大鹏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及相关主管机构正致力借助金融科技发展三年规划推动金融科技进入2.0阶段。我们预期业界法规及指引将加强,同时基础设施亦将提升以支持金融科技发展。例如,沙盒机制现正在设计当中,并即将推出试行以验证各种金融科技概念,并在将它们推出市场前确保其符合相关法例要求,及能取得预期成果。」
香港金融科技市场在2019年第四季度表现出一定的回升,尤其阿里巴巴于季内在港交所二次上市,筹集了112亿美元, 成为全球年度最大的上市项目。
2019年早些时候,香港发出首批共八个虚拟银行牌照。众安是率先试业的虚拟银行,预计其他虚拟银行也陆续会于2020年投入服务。随着虚拟银行继续推出不同的虚拟银行产品及服务,预计香港相关领域的投资将会增加,例如「认识你的客户」(KYC)、监管科技、数码化登记及通讯、虚拟银行基础设施等。虚拟银行牌照的推出推动了传统银行改善数字化服务能力和顾客体验。
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香港主管兼总监李安颖(Avril Rae)表示:「我们留意到虚拟银行的生态不断发展,企业合组财团申请虚拟银行牌照。当他们的先导项目开始试业,并且技术通过内部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的验证后,我们预计他们将更进一步运用这些合作伙伴关系发展服务,例如将银行服务与旅游预订或保险等其他产品整合在一起,为客户提供无缝的服务体验。」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科云学堂